龔燁用生命點燃他的水墨文人畫
龔燁:宜昌人,1970年生于陜西三原縣。師承李守正學習水墨。1994年入王文芳畫室研究山水畫,F(xiàn)為三峽畫院畫家。
提起龔燁書畫界也許很多人并不知曉,但提起湖北宜昌的老妖,大家立即就會想起,哪個至今還藏身于距離宜昌城數(shù)小時車程與世隔絕深山密林中的高人。
“老妖”龔燁
“妖”正值盛年,且畫藝高超,多少名流巨賈趨之若鶩。而他為何會躲在深山中,過著刀耕火種,自給自足的生活呢?筆者私下里也曾問他,可這“妖兄”卻總是顧左右而言他。
一個偶然的機會,見到他寫的類似“心語”的東西或許可以管窺一斑吧。龔燁說“我的感情是敏感的,在我的家里,我是唯一談論“藝術”和“藝術家”的人,什么是藝術?我問過自己。我畫畫未及高雅,還未成型,好在本人對繪畫只是癡迷,畫畫只為自娛與宣泄,玩意兒。人生苦短匆忙忙來,又匆忙忙去,我在趕路的途中尋求心靈超脫的方式,一只柔毫可以讓我歸返自然,融入一種無我境界,在這里我得到陶冶和凈化,我用筆把我的靈魂赤裸裸地展現(xiàn)在人們面前,望以此得到和你們溝通。”
龔燁認為“非使用”是藝術作品的特質(zhì),也是它的榮譽標志。人類所做出來的任何東西,也都是為了維護我們的生存,或使我們生活得更方便。但只有藝術作品是唯一例外,它只是為他自己的存在而創(chuàng)作,在這個意義下可以把它視為生命的火花或是生存的凈土。欣賞這些作品可以使我們胸襟開闊,忘卻一切窮困與煩惱,脫離塵世的騷擾……
可以看出龔燁是用生命在繪畫,這就難怪他的作品與眾不同,脫于塵世了。清戴熙曾說:畫不僅要“可感”更要“可思”。龔燁的畫就可以感動他自己,更能感動別人。龔燁的作品可以令人沉思,引人探尋,給人啟發(fā)。他的畫,大巧若拙,返樸歸真,是帶有鮮明的智慧特點,來自于靈魂的功課。
龔燁談形式美
中國畫的筆墨是一輩子的事,筆墨隨著年齡增長會越來越老辣,年齡和筆墨是成正比的。青年畫家只要解決好筆墨關系,了解筆墨的重要性就行了,如果過多的追求筆墨效果就會失去藝術性。青年畫家首先要解決的是形式,其次多看書,增加修養(yǎng),提高繪畫境界,至于筆墨,平時在運用中只要加以注意就會提高的。
形式美為什么會如此重要呢?我們拿大寫意來舉例,大寫意是中國畫的最高境界,外人看來大寫意就是草草幾筆,誤認為就是潦草。其實不然,形式美在大寫意中是最為明顯的,草草幾筆,每一筆的穿插互讓,每一團墨塊的位子經(jīng)營,都是經(jīng)過畫家細心安排,精心設計的。因為稍不注意,即使一個點也會影響畫面美觀。我在讀大寫意畫家劉蔭祥先生的作品時發(fā)現(xiàn),先生的每一幅作品,都是經(jīng)過精心策劃,每一筆都是經(jīng)過精心提煉。樹枝的穿插,墨團的處置都恰到其位。畫面干凈利落,使人看后有種美的享受。劉先生作品的形式解決的非常到位,所以,觀者首先感到一種視覺美。觀者通過視覺才會去慢慢品味意境和筆情墨趣,可見形式的重要性。形式如果沒解決好,即使象齊白石這樣公認為的大師,個別作品也會出現(xiàn)次品。比如齊白石八十七歲畫的一幅梅花圖,此時,大師的筆墨已達爐火純青地步,可是遠觀這幅作品不夠美,這是因為此幅畫的形式還值得商榷。
形式美說穿了就是構(gòu)圖,經(jīng)營位置,畫面處理,藝術處理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