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洪林——古韻紫砂壺傳承者
邢洪林制作紫砂壺工作照
宜興有好山,好水,有好茶葉,更有獨特紫砂壺。文人好茶,對飲茶的各類用具無不講究。多少年的研究,品茗,只有用宜興紫砂壺嘴能泡出好味來。自明代以來,許多文人雅士莫不以擁有一把紫砂壺而知足,許多文人參與了紫砂壺的研究制作,更使宜興紫砂壺揚名海內(nèi)外。
紫砂壺的優(yōu)點:泡的茶水可不失原味,可經(jīng)久,可防茶霉餿,可耐熱,可提攜,愈久用愈生光澤,紫砂泥色多變耐尋味,造型簡潔,樸素古拙,用之久愈顯古韻,這些特色都味古來文人雅士所愛。
邢洪林,工藝美術師。特別愛好紫砂壺藝。繼承和發(fā)揚傳統(tǒng)的手工煉制紫砂泥和手工制壺方法。所選泥料均為手工純底槽青泥,泥質(zhì)疏松,砂多而密,制作難度大,難成型,因而成品率低。創(chuàng)作設計了許多新品。所制壺砂質(zhì)感強,透氣性好,古樸素雅,簡潔,用久后,不用放茶葉也能有茶香味,都有古壺效果。為很多收藏愛好者喜歡,特別是為古玩愛好者珍藏。
邢洪林簡介
1989年高中畢業(yè)后即從事紫砂壺制作。
1992年開始學習全手工壺制作。
1992~2005年期間全手工仿制各類古壺。
2001至2002年間購買大量紫砂礦石,2005年研究紫砂泥料的煉制。2006年開始練制泥料,純底槽青泥、純紫泥等是最具特色的。
2007年升助理工藝師職稱。
2013年升工藝美術師
邢洪林準備做紫砂壺的泥塊
邢洪林煉制泥條疏松,砂密
邢洪林所做紫砂壺碎片斷面可見密密麻麻的氣孔
邢洪林所做紫砂壺和老壺碎片一樣的疏松,透氣
邢洪林紫砂壺特色:古法制壺
一,紫砂壺泥料為手工煉制的單一純底槽青泥,不真空,不加化工料,是當今最好的紫砂泥,天然原生態(tài),80%以上的砂;
二,做壺皆為全手工成型;
三,做壺技藝日趨成熟、完美;
四,所制紫砂壺用久后皆具古壺韻味,老壺效果,質(zhì)感強;
五,泡茶效果最好佳。
獲獎作品2013年手工制陶大賽《菊蕾壺》三等獎;
第十四屆中國(國家級)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《菊蕾壺》獲金獎;
2015年第八屆中國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(jié)"景舟杯"制壺大賽中《秋韻組壺》獲優(yōu)秀獎等。
經(jīng)典作品有:《三羊開泰,《喜從天降》,《螭龍壺》,《菊蕾壺》,《秋韻組壺》,《太平鼓》,《福在眼前》等多個作品。
一,邢洪林把紫砂礦石露天風化
二、邢洪林經(jīng)常用水淋礦石,加速礦石的風化
三、邢洪林用石磨將風化成小塊的紫砂泥磨細
四、邢洪林把磨細的紫砂泥用60目或40目的篩子把大顆粒篩選掉
五、將篩選好的泥導入大缸里浸泡半年以上
六、邢洪林將泥料導入大的石膏模具中,吸收一些水分
七、邢洪林把吸收了一些水分的泥用木錘拍打成塊,放入缸里,密封一段時間
邢洪林紫砂壺作品“秋韻”和“三羊開泰”
邢洪林紫砂壺作品“平蓋蓮子”和“春圓壺”
回歸紫砂傳統(tǒng)技藝2009.1Vol.42期《江蘇陶瓷》邢洪林發(fā)表的論文。以下是摘要;
這幾年,用傳統(tǒng)工藝制作紫砂壺的藝人已經(jīng)很少很少了。真正具有紫砂傳統(tǒng)韻味的紫砂壺也很少見了。古人制壺從泥料的煉制到壺的成型都為手工,最能表現(xiàn)紫砂壺古樸素雅特性.
一,紫砂泥料回歸到手工煉泥
a、紫砂泥的煉制,基本上分成手工和機械加工兩種。紫砂礦石挖出后,放在露天里,讓其自然風化成顆粒,后用石磨碾細再陳腐備用。手工煉制泥比較費時費力。應用手工制備的熟泥,經(jīng)手工成壺,燒成后,由于泥團粗細懸殊,燒成時體積收縮不一,外表粗顆粒略有凸出,又富有滋潤光澤的質(zhì)感。而疏松的內(nèi)壁因泥料礦物組成和團粒堆積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,具有一定的氣孔率和吸水率。吸水率達3~5%,透氣好。機械煉制的紫砂泥,泥多砂少,經(jīng)過真空后,泥質(zhì)緊密,用肉眼觀察,少有氣孔。用機器練制的熟泥,盡管手工成型,燒成條件不變,但其表面已失去梨皮狀的紫砂特有效果,制品的吸水率從通常的3~5%下降到目前的 1%左右。有些細膩的就吸水率就更差,1%都達不到。
b、用紫砂壺第一講究紫砂材質(zhì),講究砂質(zhì)的效果,紫砂礦巖從礦石風化到顆粒狀,然后用石磨碾成帶有顆粒的粉沫,加水練成熟泥,制作壺,這種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,能很好地保持砂壺的透氣性,使其日用功能良好,優(yōu)良的材質(zhì)顆粒使壺燒成后透氣達到最佳,砂料最佳的顆粒為32目-60目。原始的加工方法,可使砂壺產(chǎn)生圓滑、舒適的感覺。紫砂壺的表面不論偏紫、偏紅、粉紅、豆紫等,養(yǎng)壺不久都應有象上油的感覺。純正的紫砂材質(zhì),是紫砂壺造型設計的前提,充分利用材質(zhì)的特點、顏色,表達紫砂的材質(zhì)美、造型藝術美、日用功能美。而如今用真空泥做的紫砂壺,很容易成型,可塑性強,可做的很精致,但壺氣孔率的大幅的下降,透氣差,泡的茶水口感差,很易變味,直接影響了其實用性能。真空泥做的壺用的再久不過是光些,亮些,但永遠也不會有古壺韻味。泡了很長時間的壺,不用茶葉也不再會泡出茶香味。
二,回歸傳統(tǒng)的手工成型。
全手工壺成型方能體現(xiàn)一個真正做紫砂壺藝人的技藝水準。(略)
為什么以前的人用各種器皿泡茶,比較后得出的結(jié)論是紫砂壺最好,就因為紫砂壺特有的才質(zhì)。原始的煉泥,制壺方法能夠把紫砂泥的特性凸顯出來。用這種壺泡茶喝口感是最好。
這么多年來,邢洪林一直孜孜不倦傳承紫砂的技藝,技藝不斷進步。因為砂多而密,剛?cè)胙鄹杏X有些粗糙,不細膩,不精致,但最適合泡茶。用久了,砂質(zhì)感出來了,包漿出來了,純樸厚重,老壺的韻味也就體現(xiàn)出來了。每一把紫砂壺都有博物館珍藏的老壺效果一樣,F(xiàn)代人很少能見到古壺,能用上一把老壺泡茶就更少了,今之壺和古壺就沒法比較了。壺失了泡茶功能,壺做的再好,再精致,那也僅僅是陶藝作品罷了。
附 純底槽青泥介紹
紫砂泥,從質(zhì)地上看,紫砂泥的品級分類很多,變化大,紫砂泥大體上分為青泥 (底槽青泥礦量稀少)作做高檔壺用、紫泥(中槽紫泥量多)做細貨中檔壺用、紅棕泥(野山紅棕泥)做實用大路貨及花盆用三個等級。正宗紫砂泥做的壺燒成后的表面會有小的黑色溶出點(俗稱鐵質(zhì))及在反光下見到小銀星點(長期使用即退去)這兩特點。80 年代紫砂愛好者誤解為疵點,使很多制壺者想盡個各種方法,人為酸化,直至今日還有這樣做的,實在是荒唐,從實質(zhì)上破壞了紫砂特有的材質(zhì)。(摘自2007年12期《宜興紫砂》徐秀棠大師的觀點)
色澤外觀是泥質(zhì)的表象,憑個人的喜好而定,好的泥質(zhì)恰似紫檀木色,深紫泛青,顏色古雅,壺經(jīng)久用后,自發(fā)黯然之光。用純底槽青泥(底槽青泥:位于礦層底部,塊狀中有青綠色的"雞眼"、"貓眼",底槽青泥燒后色呈偏紫泛青,細而純正,十分稀少。溫度燒成1230度至1255度間,燒成后的紫砂壺有青白色的顆粒,這就是"雞眼"的顆粒,沒有這種顆粒一般就不是底槽青泥。)
制作的壺,燒成火候到了,再經(jīng)久用后,就會有這種效果,其它的紫砂泥是達不到此類效果的。好壺潔凈溫雅,素心素面是紫砂壺返璞歸真的本源。
同樣的茶葉,用純底槽青泥制作的壺泡茶喝,口感是最好的,這是很多喝茶人都有的同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