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蝦王”李春造: 樂在深水“戲”人生
采訪畫家李春造完全是一次偶然。那天,我在朋友家見到一幅構(gòu)圖新穎,著筆老道的八蝦圖,以為是有幸看到了畫壇巨匠齊白石老人的墨寶。后來,當我得知是當代畫家李春造的作品后不禁愕然了。這幅作品形態(tài)各異,翔翔如生,真是難得一見的佳作。出于對畫家的欽佩,我約見了李春造。
本網(wǎng)記者與“蝦王”(左)合影
少年激情,滿墻遍壁燃“烽火”
1936年,李春造出生在河北省巨鹿縣一個山村,父親原是黃埔軍校二期學員,北伐中,曾經(jīng)跟隨馮玉祥將軍南征北戰(zhàn)。然而,令人遺憾的是父親后來卻染上吸食鴉片把前程給毀了。由于父親落泊,家產(chǎn)又被敗光,無奈的母親只好帶著年幼的小春造沿村乞討。
李春造母親是個知書達禮的女人,深深懂得兒子讀書的必要性,因此,盡管當時日子過得很清苦,但她還是省吃儉用把李春造送進了一所學堂。李春造學習很刻苦,對繪畫有興趣,沒事的時候,總愛寫寫畫畫,興致來了還把書本空白的地方涂得“亂七八糟”,為此,小春造可沒少挨私塾先生的教鞭。
這期間,村里有位叫趙君臣的民間畫家,偏偏看中了李春造的這個“特長”,經(jīng)常指導他繪畫。這樣,李春造便名正言順走上了繪畫之路
李春造對繪畫非常投入,節(jié)假日,只要沒事他就跟著老師走村串巷練習寫生;放學的路上,看見什么就喜歡拿著木棍在地上涂抹。一天上午,李春造在屋里做著作業(yè)時,忽然聽見外面槍聲大作,出于好奇,他起身就往對面山上跑。在一片吶喊聲中,李春造看見不遠處日本鬼子的一個炮樓被八路軍端掉了,一群群日本兵從炮樓里弓腰出來,舉著雙手檄械投降,而英勇無比的八路軍官兵則神彩飛揚,威風凜凜……
李春造被這個場面驚奇的著迷了,為了記下這令人難忘的場景,他飛快地跑回家拿起了畫筆。畫著畫著,他覺得案子上的紙張?zhí)。拗屏俗约罕加康乃悸,此時,他看見屋角有一塊石灰碴,就興致在墻上涂抹開來。整整一個下午,激情的李春造在自家三間土屋墻壁上,一氣呵成了一百多幅日本兵投降、八路軍旗開得勝的生動場景圖畫。
看到兒子的“杰作”,父母給予了贊揚,鼓勵他將來當一個有出息的畫家。李春造記住了大人的囑咐,從此更加用心作畫了。然而由于戰(zhàn)亂原因,家里越來越貧困,父母就勒緊腰帶攢錢讓李春造繼續(xù)念書。而懂事的李春造也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,在搞好主課的同時,認真繪畫,專注寫生。一次放學路上,他看見一對喜鵲在一棵大樹上喳喳叫,覺得非常有趣、美妙,就悄然放下書包,拿出畫筆對著樹枝上的喜鵲描繪起來。畫完了,李春造認為不錯,就拿給老師看,自然,老師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。對于這幅得意之作,李春造非常珍惜,直到今天還將它保存在書櫥里。
京城求學,人生大寫意
李春造喜歡繪畫,但由于住在偏僻鄉(xiāng)村,對外界接觸甚少,影響了繪畫水平的提高,就在為此發(fā)愁的時候,機會終于來了。1953年,一個在北京工作的親戚愿意幫助他,經(jīng)過多方努力,17歲的李春造來到了北京,就讀于龍?zhí)吨袑W。生活在京城,李春造眼界大開,就繪畫而言,因為相同愛好的同學較多,可以相互交流切搓,所以進步很快。
李春造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環(huán)境,一有時間,他就拿起畫筆;哪里有書畫展覽,他第一個參加。一次,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書畫展覽活動,李春造積極帶著畫作前去參加。展會上,當他看到如此眾多而且水平頗高的參展作品后,對自己的畫作很不滿意;厝ズ,他暗自下決心苦練基本功,虛心向別人學習,尤其是向前輩討教。1955年,在一次文聯(lián)集會上,李春造有幸見到了仰慕已久的齊白石老人,握著齊老的雙手,他非常激動,誠懇地表示要向齊老學習畫蝦。齊老意味深長地說:“畫蝦嘛,學我者生,似我者死!”當時,他并不怎么理解這句話,后來在不斷學習中,他逐漸感悟出,只有多深入生活,才能畫出自己的東西來。
1957年,李春造中學畢業(yè),有幸考入北京一所美術(shù)院校。然而,令他沒有想到的是,因為出身問題,被迫離開了心愛的院校。李春造在飽受了一段艱辛的流浪日子后,為了生存,他只好去了一家工藝美術(shù)廠,成為一名專職繪制燈籠的員工。雖然畫燈籠對自己的事業(yè)并無多大幫助,但他還是硬撐了下去;不久,杭州一家刺繡廠看中了他的手藝,執(zhí)意要他在京城辦事處畫布簾圖案,李春造當時沒有答應,但見對方給的報酬還可以,也就只好委屈自己了。
命運就這樣和李春造開著玩笑,還是出身問題,他和京城七十多個年輕人被上級有關(guān)部門遣送去了京郊密云農(nóng)村,謂之勞動鍛煉。這是一段艱難困苦的日子,也是令他終身不能忘卻的記憶。當然,對于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來說,也未償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啊!
當時,在密云勞動居住的條件不好,十幾個人只有一間房屋,吃喝拉撒不方便不說,更難忍受的是,一到寒冷的天,不僅睡不著,而且手腳凍得冰涼;而吃的就更差勁了,一天三頓總是黑饅頭加菜湯。由于經(jīng)常吃不飽,加上少鹽缺油,時間長了,腿腳浮腫得厲害,用手一摁一個坑。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,他們每天還得要走十多里山路去工地干活。
再苦再累要撐著,因為心中還有信念,那就是對事業(yè)的追求與向往。為了堅持練筆,李春造每天比別人早起,看朝霞,看沐浴在陽光里的山村;晚上收工回來,他比同伴又多了一項活動,跑到村外一處山峁上,打開畫夾坐在夕陽下寫生……
置身大海,“蝦王”自然成
李春造喜歡畫花鳥,尤其鐘情畫蝦。1985年,己經(jīng)在畫壇上很有名氣的畫家李春造,經(jīng)人介紹認識了老舍夫人胡絜青。交談中,也是畫家的胡絜青向他透露,以畫蝦聞名的齊白石老人晚年想寫一本有關(guān)畫蝦的體會,但由于年齡大了寫不出了,希望有人代他寫一本,以此填補空缺。在前輩面前,李春造不好表白什么,只是拿出一幅作品給她看,當胡老看了他的畫作后,欣喜異常,當即提出由他寫最為合適。這樣,李春造開始了著手寫作《怎樣畫蝦》的前期準備工作。
對于畫蝦,李春造認為自己還算是最得意的,但要真的寫出一本公開發(fā)行的畫蝦體會書來,肯怕還欠缺太多。因為時常畫蝦,盡管不錯,但他始終覺得還是流于表層,缺之鮮活的內(nèi)質(zhì)與神韻,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(guān)鍵是實地寫生。
為了盡快寫出這本書,了卻齊老的心愿,李春造當即決定去山東渤海灣采風,因為那里的魚蝦最多,也最為具有代表性。
三月里,春暖花開了,正是渤海灣海蝦產(chǎn)卵的季節(jié)。為了捕捉海蝦的生活習性,李春造來到了海邊,從清早開始,他都蹲守在水邊細心觀察,捕捉海蝦的一舉一動,特別是當他觀察到一群海蝦群起爭斗的瞬間姿態(tài)時,禁不住哇哇稱奇叫好。因為這種狀態(tài)平時不僅看不到,而且在表現(xiàn)手法上也最為難以勾勒。
由于海潮變化莫測,觀察海蝦難免會受到限制,李春造一邊在海灘蹲守,一邊把海蝦捕捉到玻璃器皿里,并以最快速度運回旅館,用像機拍攝下來。這樣做更方便觀摩寫生。兩個多月里,李春造一共拍攝了數(shù)百張海蝦照片,寫出觀察日記三大本。
李春造作品:個個成龍
回到北京,李春造整理完這些筆記,感到收獲很大,他為這次渤海灣之行感到由衷的欣慰。不久,他創(chuàng)作了大量與蝦相關(guān)的畫作,撰寫出了兩萬多字的《怎樣畫蝦》書稿。書里,他以自身的經(jīng)歷詳盡地介紹了蝦的生活習性,尤其對蝦的體貌特征以及其質(zhì)感等作了細致入微的勾畫,這是前人所沒有的。
《怎樣畫蝦》一稿出版時,得到許多著名畫家的稱贊和懇定,其中畫壇巨匠李苦禪、吳作人、胡絜青、婁師白等都在該書上題了字;該書出版發(fā)行后,很快在畫壇上引起了轟動,不足三月銷售一空。應讀者要求,《怎樣畫蝦》前后再版了三次,總共發(fā)行了11萬冊。自然,畫家李春造也就成為京城媒體追蹤的對象,《中國書畫報》、《北京晚報》、《文藝報》、《北京電視臺》等多家媒體對此作了報道,并美譽他為“北京蝦王”,著名書畫家趙樸初在看了《怎樣畫蝦》一書后說:“讀李春造的畫蝦是一種享受!”
李春造畫蝦名氣大了,其作品也就自然成為人們收藏的熱點,近年來,他的作品除了被人民大會堂、中南海等國家部門收藏外,海外一些收藏家也紛紛注意上了他的作品,前不久,中央電視臺就李春造不平凡創(chuàng)作經(jīng)歷作了專題報道,在講到他的畫蝦水平時稱其為“中國蝦王” 。